焦裕禄精神
“焦裕禄精神”是一种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精神,被习近平概括为“亲民爱民、艰苦奋斗、科学求实、迎难而上、无私奉献”。焦裕禄同志一直保持的“三股劲”,正是这种精神的高度凝练。对群众的那股亲劲;抓工作的那股韧劲;干事业的那股拼劲。对焦裕禄同志,总书记一直十分崇敬,视为人生榜样。
亲民爱民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。
艰苦奋斗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。
科学求实是焦裕禄精神的灵魂。
迎难而上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内容。
清正廉洁、无私奉献是焦裕禄精神的鲜明特点。
习近平这样评价焦裕禄同志的精神:“无论过去、现在还是将来,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,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、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,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、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,永远不会过时。”焦裕禄简介
焦裕禄,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崮山乡北崮山村人,1922年8月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,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1962年12月,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,1964年5月14日,被肝癌夺去了生命,年仅42岁。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,就是“把我运回兰考,埋在沙堆上,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,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”
焦裕禄口中的兰考县地处豫东黄河故道,是个饱受“风沙、盐碱、内涝”之患的老灾区。焦裕禄踏上兰考土地的那一年冬天,正是这个地区遭受连续3年自然灾害较严重的一年,全县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最低水平。在带领全县人民封沙、治水、改地的斗争中,他身先士卒、以身作则,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、实事求是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,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,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,努力改变兰考面貌。他身患肝癌,依旧忍着剧痛,坚持工作,被誉为“党的好干部”、“人民的好公仆”。
念奴娇·追思焦裕禄
习近平
中夜,读《人民呼唤焦裕禄》一文,是时霁月如银,文思萦系……
魂飞万里,盼归来,此水此山此地。百姓谁不爱好官?把泪焦桐成雨。①生也沙丘,死也沙丘,父老生死系。②暮雪朝霜,毋改英雄意气!
依然月明如昔,思君夜夜,肝胆长如洗。路漫漫其修远矣,两袖清风来去。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,遂了平生意。绿我涓滴,会它千顷澄碧。
一九九〇·七·十五
注:①焦裕禄当年为了防风固沙,帮助农民摆脱贫困,提倡种植泡桐。如今,兰考泡桐如海,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幼桐已长成合抱大树,人们亲切地叫它“焦桐”。②焦裕禄临终前说:“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,要求党组织把我运回兰考,埋在沙丘上。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,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!”